|
|
|
新闻中心 |
|
第十一届世华会浙江科峰论坛主题:生物发酵原料对水产养殖的价值与贡献 |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7-10-26] 已浏览 1436 次 |
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承办的第十一届世华会浙江科峰论坛正式开幕,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章亭洲博士登台致辞,热烈欢迎业内各位专家、代表和嘉宾光临,整个场地座无虚席,整个论坛在万众期待中正式开始了。

浙江科峰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 章亭洲博士

论坛现场
首先邀请的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麦康森先生。众所周知,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水产养殖量也不断增加,对鱼粉的需求越来越高,而可用于做鱼粉的鱼将越来越少,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鱼粉短缺,进而价格变高,麦教授指出,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替代鱼粉和提高饲料蛋白质的利用率。
麦教授的课题《微生物发酵发酵对豆粕营养价值的影响》,针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第一、水产饲料使用植物蛋白源引起的问题(如:适应性差、消化率底、氨基酸不平衡、有抗营养因子、缺乏活性物质,最终导致水产健康受损、生产和品质下降)、单菌种发酵对豆粕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的影响、多菌种发酵对豆粕营养成分和营养价值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微生物发酵工程在水产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大有可为,前景无限,主要体现在一下方面:1.非传统原料的多样性,营养拮抗物质的多样性,甚至单一原料中也存在拮抗物质的多样性。物理、化学去除、钝化方法的缺陷;2.微生物的多样性,种、菌株、分泌产物的多样性----功能的多样性;3.多种菌复合发酵提供更多针对性强的精准技术方案;4.菌种、菌株筛选、工程菌株创制与发酵工艺优化----无限可能; 5.为水产饲料最终摆脱对海洋资源的依赖、保障水产养殖的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接着,湖州师范学院副校长叶金云先生为我们带来了《渔用饲料新蛋白源---优质发酵豆粕开发与运用研究》,叶校长指出:在中国,水产养殖的快速发展催生并繁荣了水产饲料工业。2014年,中国水产饲料产量达1807万吨,约占世界总产量45%,居世界第一。 如此巨大的水产饲料产量也使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鱼粉消费国。2014年中国消耗鱼粉约150万吨,其中70%依赖进口鱼粉供应。随着水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水产养殖方式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生产方式转变,中国对于鱼粉的需求量呈现快速增长之势,而全球渔业自然资源的衰退,使得世界鱼粉产量在进入21世纪后已逐渐稳定并呈下降趋势。 对于中国来说,鱼粉供求矛盾日益突出,价格也不断攀升。 因此,寻求价格低廉、来源丰富的饲料蛋白源以替代鱼粉,已是国内外学者和饲料工业界尤其是水产饲料工业界的当务之急。
豆粕与其他植物性蛋白相比,具有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结构优异、消化利用率较高、适口性较好的特点,但与鱼粉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原因是豆粕中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抗营养因子和植物性蛋白共有的细胞壁组成特点所致的不易消化的缺点。豆粕的优点使其最有可能成为鱼粉的替代品,但其缺点又使其无法直接替代。
叶金云教授通过开展8项研究工作,得出以下3个结论:1.小肽豆粕营养水平---本研究对该小肽豆粕进行了全面的营养学测定,其中包括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粗纤维、总能、小肽含量等基本营养指标、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等,结果表明应用酶解发酵技术改善了豆粕的营养价值;2.在青鱼饲料中的应用---由研究可知,小肽豆粕蛋白在青鱼幼鱼、鱼种饲料中替代鱼粉蛋白的适宜水平为25%,此时青鱼的生长不受影响。此外,青鱼鱼种可以有效利用饲料中的晶体氨基酸,在小肽豆粕型饲料中补充外源赖氨酸及蛋氨酸,可有效地改善青鱼的生长性能;3. 在青虾饲料中的应用---由本报告可知,小肽豆粕可以作为青虾饲料中较好的蛋白源,小肽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为25%时生长性能最佳,当小肽豆粕替代鱼粉的比例过高时,会诱导氧化应激,影响虾的免疫性能。在平衡氨基酸情况下,综合考虑生长和免疫性能,青虾饲料中小肽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的最佳比例为50 %,此时鱼粉蛋白/发酵酶解豆粕蛋白为1:1。
时间指向17:00时,本届科峰论坛进入现场座谈阶段,由科峰生物董事长担任主持,五位嘉宾(陈乃松---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程开敏博士---广东粤海集团、贠彪博士---广东海大集团技术总监、冷向军---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胡向东---浙江皇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分别畅谈了自己对发酵蛋白类产品过去、现在的市场行情以及未来的市场前景,对现场的与会者一一做出解答。大家一致认为:发酵蛋白的未来大有可为,前景无限……18:00整,论坛准时闭幕。九江(XM)
|
|
|
|
|
|
|
|